English

在“粗细”之间徘徊

2000-08-25 来源:生活时报 吕汾 我有话说

某开发公司的方总经理在开会时,突然觉得手脚麻木,舌头也不听使唤,下属一看不对劲,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急诊室。训练有素的医生一查便知是急性脑梗塞,于是,他成为“神经介入治疗中心绿色通道”的紧急受援者:半个小时内就完成了CT、血液等一系列检查,随即被送入脑血管造影室“脑脉溶栓术”。这种高效率的一条龙服务措施在传统医疗模式下,是很难做到的。而“中心”则把相关科室的散力凝聚在了一起。

“中心”,这是一个什么科呢?难道去医院挂号看病要把挂××科改成挂××中心吗?常去医院的人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医院已经在向着集团化发展,陆续成立了朝阳医院集团、天坛医院集团、友谊医院集团、宣武医院集团等,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把大中小医院的医疗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集各家所长,优势互补,使老百姓得到更优质、更适宜的医疗服务。在医院内部,同样也在发生着这样的变化。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的学科设置已经不能适应医疗的需求。在学科越分越细的情况下,又必须根据疾病的种类组合成各种“集成电路”式的“中心”,为的就是把看病的程序“集成化”,免去患者东奔西跑看病的不便。“中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某种疾病的权威诊断机构,如设在同仁医院的“北京糖尿病会诊中心”,设在宣武医院的“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等,这样的中心所接待的往往是临床医生推荐来的疑难病患者。

学科细化有利于医生成为名符其实的“专家”,这当然也是为了患者的利益。您看,以前不管头疼、胸疼、肚疼,一概去看内科医生。现在则是根据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感觉去选择性地找专科医生。例如,同是头疼,感冒引起的头疼可以挂呼吸内科的号,睡眠不好引起的头疼可以找神经内科的医生,而具备专科经验的医生当然会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做出更准确适宜的判断。

“中心”又把具有各学科专门知识的医生“拢”在了一起。譬如,先前得了脑梗塞,得先找神经内科的医生,之后还得做一系列诸如CT、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一类的检查,而这些检查往往有个预约的过程,然后才能凭检查结果供临床医生参考,作出诊断和治疗方案,有时,这样的等待会影响到治疗的及时性。而在“中心”,各个环节都是同时围绕一个“焦点”来工作,效率自然高了许多。“中心”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医生的知识在专的前提下会更宽泛,对疾病的认识会更深刻。

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在分与合的过程中发展着的,医院中发生的这些变化适应了患者的需求。当然,您在看病时不明白自己该挂哪个科或者“中心”时,可以向医生咨询一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